《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委会通讯

(总第二十一期)

2017426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以下简称本刊)第八卷第四期已于2017425日正式印刷出版。在编委和审稿专家的大力支持下,编辑部组织出版了食物过敏与过敏原专题水产精深加工与水产安全专题

现将近期工作向各位专家汇报如下。

1、组织食物过敏与过敏原专题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食品安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食物过敏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已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食物过敏严重影响着易过敏人群的健康,由此引发的食物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全球性疾病之一。本刊特别策划了“食物过敏与过敏原”专题,由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副院长陈红兵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以食品工业中食物过敏问题为中心,围绕食品过敏危害与致敏机制,食物过敏原的结构与功能、致敏性评价、分析与检测、加工控制、标签标识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经过编辑部及编委的努力,该专题于本刊第四期顺利刊出。本专题得到了陈红兵教授等专家的帮助。专题总体质量较好,达到预期的目标,特向各位专家、作者致谢!

1 “食物过敏与过敏原稿件

 

通讯作者

 

热加工花生的蛋白分离及其过敏原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吴志华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米过敏的研究进展

蔡木易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降低鸡蛋致敏性的加工方法研究进展

高金燕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

乳糜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袁娟丽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辐照对蛋白质及过敏原的影响研究进展

涂宗财

江西师范大学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蛋白新资源潜在致敏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食品致敏性评价的动物和细胞模型研究进展

车会莲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食品过敏原标签要求及生产过程控制初探

王毅谦

常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单酶水解豆芽蛋白及其产物的潜在致敏性

杨安树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菲律宾蛤仔原肌球蛋白线性表位初步预测

李振兴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双歧杆菌对Treg/Th17细胞平衡及中国对虾蛋白致敏性的影响

傅玲琳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虾过敏原Troponin C (Pen m6)的克隆表达、免疫学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同强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热加工对乳清中主要过敏原潜在致敏性的影响

李守明

江西省儿童医院

荞麦过敏原致敏蛋白组分研究

魏继福/ 孙劲旅

江苏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理实验室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海产品中8种生物胺

刘光明

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小麦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食品中心

花生过敏原Ara h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周欣虹

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

2、组织“水产精深加工与水产安全专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水产品的国际贸易的增长加速。水产品是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的良好来源,营养丰富,生理价值较高。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安全研究有利于发展渔业经济,促进我国水产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权益。本刊特别策划了“水产品精深加工及水产安全”专题,由浙江海洋大学邓尚贵教授担任专题主编,围绕(1)水产品高值化加工技术、水产品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2)水产品包装与新型杀菌技术;(3)水产品冷链与物流技术;(4)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和利用、新型海洋食品与海洋功能食品开发技术;(5)水产品加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6)水产品残留物分析检测技术与装备等方面进行论述。

经过编辑部及编委的努力,该专题于本刊第四期顺利刊出。本专题得到了邓尚贵教授等专家的帮助。专题总体质量较好,达到预期的目标,特向各位专家、作者致谢!

2 “水产精深加工与水产安全专题稿件

 

通讯作者

 

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应晓国

意大利比萨大学农业食品和环境学院

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裂解性噬菌体及其裂解酶研究进展

江艳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水生动物中甲砜霉素的药理学作用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兆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

分子印迹技术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汤水粉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长乐蠓子虾酱发酵过程风味成分变化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量

李兆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菲律宾蛤仔调味软罐头的工艺研究

路海霞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虾青素的含量

孙伟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后续策划的专题

在拜访编委和审稿专家的同时,编辑部及时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组织了相关专题,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进一步沟通,正在策划的专题详见表3。希望各位专家能积极出谋划策,协助本刊组织相关专题,并积极为已组织的专题投稿或推荐稿件。

3 正在策划的专题情况

序号

专题名称

专题主编

拟出版日期

目前进展

1

粮油产品质量安全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王兴国教授

2017.9

征稿中

2

功能性食品研究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邓泽元教授

2017.7

征稿中

3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静研究员

2017.7

征稿中

4

食品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

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赵前程院长

2017.9

征稿中

5

乳制品质量与安全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邵兵研究员

2017.6

征稿中

6

食品营养与安全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刘健研究员

2017.6

征稿中

7

益生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杨贞耐教授

2017.6

征稿中

8

发酵食品及其安全性评价

食品科学与发酵工程研究所何国庆教授

2017.6

征稿中

10

食品掺假与食物中毒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颖研究员

2017.9

征稿中

11

肉制品加工和质量安全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周亚军教授

2017.6

征稿中

42017年希望继续得到各位专家的支持

编辑部在各位编委和审稿专家的进一步支持下,顺利完成了2016年的出版任务,再次向各位专家致谢,同时为了让我们能顺利进入EI、中文核心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2017年希望各位专家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给予本刊实质性的帮助:

 积极组织及参与相关专题组稿:根据学科发展热点、重点,发挥专家的学术影响力,协助本刊组织相关学术专题,提升刊物学术质量。并积极为已组织的专题投稿或推荐稿件。

    撰写、推荐优秀稿件:凡编委和审稿专家署名或推荐的来稿,将安排绿色通道快速发表,欢迎各位专家赐稿。

 参与编辑部组织的活动:积极参与或推荐学生、研究人员参与编辑部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

    提供会议信息:积极向编辑部提供主办、参与的相关学术会议信息、科研进展动态、实验室新闻、人才招聘启事等,以便编辑部更好地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同时,可在本刊网站刊登,进一步扩大刊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