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委会通讯

(总第十四期)

201585

“第一届北方食品质量与安全研讨会”在辽宁大连隆重召开

         2015723~24日,由《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辑委员会、辽宁省食品质量与安全学会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以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研究创新与能力建设为主题的“第一届北方食品质量与安全研讨会”在大连民族大学隆重召开。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食品安全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占有重要的支柱性地位。我国京津及东北、华北、西北等广大北方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食品流通区域,且文化政治地位突出,国际交流频繁,食品安全尤其重要。本次研讨会设有大会特邀报告、北方食品学院院长高峰论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进展与支持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先进设备与技术专题、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专题和研究生论坛等多个分会场报告。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全国100多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的300多位代表参加。

大会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张改平教授做了题为《试纸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与安全控制方面的应用》的报告。张院士主要介绍了抗原检测技术体系、抗体检测技术体系、半抗原检测技术体系三大技术体系的原理、技术指标、应用等。

 

大会特邀报告还包括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陈峰教授的《食品安全的新常态、新挑战与科学应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教授的《现代农业营养健康本质与财富特征》、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毕阳教授的《腐烂果蔬中的真菌毒素》、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刘肃教授的《蔬菜质量安全与农药残留快速筛查检测技术》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陈颖教授的《高值食品真伪鉴别技术研究与应用》、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胡文忠教授的《鲜活农产品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与防控》、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院长杨兴斌教授的《功能糖与类黄酮的分子营养与安全控制研究》和辽宁欣合律师事务所李爱军律师的《食品安全的法律风险防控》。这些报告不仅有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宏观报告,也有农药残留检测、真菌毒素、病原微生物检测等具体检测技术发展趋势的报告。

 

             

大会还特别设立了北方食品学院院长高峰论坛,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院长刘静波教授主持,邀请到了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石彦国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胡文忠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杨兴斌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裴世春教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李士泽教授、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赵前程院长就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等话题开展讨论。各位参会代表也就此话题与各位院长进行了交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进展与支持方向专题主要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介绍基金申请经验、项目进展,并讨论今后建议支持的方向。此专题的报告包括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学院陈芳教授的《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抑制与毒性干预的研究进展》、南昌大学食品学院聂少平教授的《热加工过程中危害物呋喃的形成机制研究》、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迟玉杰教授的《蛋清蛋白质热聚集行为的研究进展》、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黄明泉副教授的《食品中氯丙醇酯的研究进展》、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李秀娟副教授的《固相微萃取技术最新研究进展》、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邓安平教授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方法对汞离子和β-激动剂(瘦肉精)的高灵敏检测》和会议主办方之一——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辑部主编助理杨翠娜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先锋力量——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食品质量与安全先进设备与技术专题主要邀请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研究工作、企业单位的专家报告相关领域最新技术进展、发展趋势及相关设备的应用等。此专题的报告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彭彦昆教授的《农产品无损检测进展与展望》、中国营养健康研究院杨永坛高级工程师《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及在中粮产业链中的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陈爱亮副研究员的《适配体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信廷研究员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技术研究与应用》、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曹学丽教授的《指纹图谱技术在绿茶品种判别和分等定级中的应用》、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邓力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谢静莉副研究员的《基于功能基因组的雷氏乳杆菌功能研究》和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卢瑛副教授的《磁性免疫层析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大会特设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专题,邀请到了北方地区的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领导、专家,报告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检测技术、技术壁垒等。参加分论坛人数约有50位专家老师及检验机构的专家,大家对论坛的报告内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且从中获取到很多相关的知识。其中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曹际娟主任做了《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与检测技术进展》的报告,对全球转基因作物研究概况、转基因技术对农业的利与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以及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的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石建新教授也做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挑战与机遇》的报告,两位专家详细的解读了转基因的部分相关知识,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给出了辩证的讨论结果。

 

在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专题中,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文杰研究员做了关于《食品中动物源成分快速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应用》的报告,主要介绍了肉类掺假的问题、我国动物源成分检测的标准体系现状、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重点实验室的左鹏教授也做了《低成本微流控装置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主要介绍了微流控及低成本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郑秋月老师对贝类毒素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在研究生论坛中,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辽宁医学院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12人在分论坛上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以及会议主办之一的《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辑白洪健所做的学报介绍。其中的博士研究生的报告内容均采用全英文的书写及叙述形式,而且报告的语言也非常流利,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

本次研讨会特别设立优秀研究生论文评选,在收集到的近80篇的会议论文里评选出21名优秀研究生论文,在分论坛上对获奖研究生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肯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同时奖励研究生们在科研中取得的成果并希望在今后的食品科研领域能够创造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