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喻理

性别:

学历:研究生

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教育情况:

2002/09—2006/06,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学士

2004/03—2006/06,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管理学学士

2006/09—2009/06,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工学硕士

2011/09—2014/0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 农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9/07-2012/07,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质量标准与食品安全研究室,研究实习员

2012/07-2015/1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质量标准与食品安全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2014/02-2015/02,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借调

2016/01-2021/1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质量标准与食品安全研究室,副研究员

2018/09.02-2018/11.23,丹麦奖学金中心全额资助,丹麦技术大学访问学者

2022/01-至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质量标准与食品安全研究室,研究员

 

所主持的项目及其进展

1.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课题:“粮油作物拟新设定农药残留限量科学性验证评估” (编号:GJFP2016001007),2016/01-2016/12,首席专家,经费40万元

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面上项目:“基于磁性石墨烯的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和辣椒素同步荧光免疫分析”(编号:2016CFB612),2016/01月-2017/12,经费3万元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基于免疫石墨烯的黄曲霉毒素超灵敏检测方法研究”(编号:31540048),2016/01-2016/12,经费18万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重要农林产品现代加工质量提升共性技术标准”课题一“大宗粮食分类收储及超标粮食分仓储存技术标准研究”(编号:2016YFF0201901),2016/06-2019/12,经费14.5万元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磁性介孔石墨烯脱毒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吸附机理研究”(编号:31601576),2017/01-2019/ 12,经费20万元

6.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油料产品独特营养组分及活性物质鉴定评价技术研究”(编号:1610172017008),2017/01月-2017/12,经费15万元

7.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观测监测”(编号:1610172018015),2018/01-2018/12,经费15万元

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粮食产业链中真菌毒素等污染物监测预警及防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编号:2018YFE0206000), 2019/12-2022/11,经费135万元

9.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油菜机械化新型生产方式下除草剂等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编号:GJFP20210102)2021/01-2022/12,经费60万元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碳材料对黄曲霉毒素高效吸附机理研究”(编号:32172328),2022/01-2025/12,经费58万元

1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杰出青年人才培育项目:“碳基真菌毒素微纳吸附剂的研发与应用”(编号:1610172022004),2022/01-2024/12,经费22万元

 

所受奖项

1.  湖北省2010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8月1日(李培武,张奇,丁小霞,张文,姜俊,崔野韩,张新民,梁俊,喻理,李光明,张道宏,管迪,李鑫,马良,张兆威)

3.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5年12月16日(李培武,张奇,丁小霞,张文,姜俊,喻理)

4.  2016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二五”农产品质量安全亮点研究成果奖(排名第六),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2016年10月19日

5.  2020年获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优质化业务技术优秀个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2020年12月;

 

主要研究方向:

粮油质量安全检测与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

1)粮油污染物与营养功能成分前处理技术与分析检测:提出利用分子键力识别富集的前处理策略,发明粮油污染物与营养功能成分富集净化材料,建立样品前处理技术;研制出系列纳米杂化仿生识别探针,建立系列粮油质量安全智能现场检测新方法;突破了基质干扰大、前处理耗时长、检测灵敏度低的技术瓶颈,提升粮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水平。

2)粮油危害因子污染机理、防控技术及机制:探明主要油料作物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迁移转化规律;发现了促黄曲霉菌产孢的纳米材料,揭示其促产孢机制,提出竞争生物占位的纳米绿色防控策略;研制出生物毒素、多环芳烃、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吸附剂,探明其吸附机理,创建油料油脂污染物脱除技术,为粮油危害因子预警防控和油料油脂的安全合理利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代表性著作:

Xinfa Cai, Fei Ma, Jun Jiang, Xianglong Yang, Zhaowei Zhang, Zelang Jian, Meijuan Liang*, Peiwu Li*, Li Yu*. Fe-N-C single-atom nanozyme for ultrasensitive, on-site and multiplex detection of mycotoxins using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3, 441, 129853.

Fei Ma, Xinfa Cai, Jin Mao, Li Yu*, Peiwu Li. Adsorptive removal of aflatoxin B1 from vegetable oils via novel adsorbents derived from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1, 412, 125170.

Fei Ma, Qi Guo, Zhaowei Zhang, Xiaoxia Ding, Liangxiao Zhang, Peiwu Li, Li Yu*.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aflatoxin B1 and zearalenone in vegetable oils by hierarchical fungal mycelia@graphene oxide@Fe3O4 adsorbent. Food Chemistry. 2023, 428, 136779.

Xinfa Cai, Meijuan Liang, Fei Ma, Zhaowei Zhang, Xiaoqian Tang, Jun Jiang, Can Guo, Sherif Ramzy Mohamed, Amira Abdel Goda, Dawood H. Dawood, Li Yu*, Peiwu Li. Nanozyme-strip based on MnO2 nanosheets as a catalytic label for multi-scale detection of aflatoxin B1 with an ultrabroad working range. Food Chemistry. 2022, 377, 131965.

Sensors and Biosensors, MEMS Technologies and its Applications(Chapter 12:Application of Biotoxin Determination Using Advanced Miniaturized Sensing Platform),2013,International Frequency Sensor Association Publishing, ISBN:978-84-616-4153-6,Zhaowei Zhang, Yuxin Liu, Peiwu Li, Li Yu, Fengxiao Hu, Jing Li.

生物毒素学2021年6月,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68929-0, 编委。

农产品质量安全学概论,2018年12月,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978-7-109-24689-8,参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