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马飞

性别:

学历:博士

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教育情况:

2000年9月-2004年6月    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专业  本科

2004年9月-2009年6月    中国药科大学  药物化学  博士

 

工作经历:

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访问学者

 

所主持的项目及其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柠檬醛酚酸肟酯熏蒸抑制黄曲霉毒素合成机理研究”,2023年1月至2026年12月,50万;

农业行业标准制定项目“植物油中多酚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20万;

农业行业标准制定项目“植物油中异黄酮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12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耦合效应智能化评价体系与数据库建立” (2019YFC1606601-2),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114万。

 

所受奖项

主要食用植物油料油脂特异品质检测技术及标准的研制与应用,2018年12月,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一种辣椒素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2018年12月,中国专利优秀奖,第二完成人;

辣椒素类物质通用人工半抗原、人工完全抗原及其应用,2021年12月,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大赛金奖,第四完成人。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功能营养活性成分鉴别方法研究。利用碳纳米磁性材料新型环境友好前处理和同位素标记技术,建立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顶空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高灵敏、高通量分析方法,研制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污染物(生物毒素及其代谢物、3-氯丙二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等)和功能活性成分(多酚、黄酮、白藜芦醇等)的结构鉴定、风险评估和营养评价,为保障农产品安全消费和风险预警防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代表性著作:

一、第一、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12篇,单篇最高9.231,一区论文6篇,累计影响因子58.902,代表性论文如下: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sesame oil using LC-MS/MS combined with magnetic carboxylat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Food Chemistry, 2016, 204: 334-342 (被引58次);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rans-resveratrol in vegetable oils using magnetic hydrophilic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s adsorbents follow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ood Chemistry, 2015, 178: 259-266 (被引30次);

Quantific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vegetable oils by mixed-mode solid-phase extraction isotope chemical labeling coupled with UHPLC-MS/MS, Food Chemistry, 2021, 334: 12757 (IF 9.231)。

二、获授权发明专利16件,其中前三完成人10件,代表性专利如下:

一种辣椒素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ZL201410171292.5,2015年4月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第二发明人;

定量检测辣椒素类物质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方法及其应用,ZL2016 10078988.2,2017年12月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第三发明人;

快速检测辣椒素类物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方法及其应用,ZL201610078971.7,2017年12月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第三发明人。

三、研制国家农业行业标准15项,其中前三完成人7项,代表性标准如下:

1. 油菜薹中莱菔硫烷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NY/T 3674-2020,第一完成人;

2. 食用植物油中天然辣椒素的快速检测 荧光免疫层析法,KJ202103,第二完成人;

3. 植物油中香草酸等6种多酚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NY/T 3113-2017,第二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