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张平
性别:女
学历:本科(硕士学位)
职称:副主任药师
职务:实验室主任
工作单位:上海市松江食品药品检验所
教育情况:
1998/09-2002/06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
2013/02-2016/03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在职硕士,专业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2/07-2010/12 上海市崇明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员,技术主管, 负责食品、药品检验
2011/01-至今 上海市松江食品药品检验所,技术主管,药化检验室主任助理,微生物检验室主任 负责食品、药品、化妆品理化与微生物检验2013/08-2014/01 国家药典委员会工作借调;化药处,从事化学药品新药试行标准转正工作
所受奖项:
论文“常见药品理化检验仪器计量确认工作初探”,获中国药学会第四届药物检测质量管理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崇明县富硒大米开发研究”课题获2010年市科技成果奖;
论文“RP-HPLC法测定黄连上清胶囊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获上海药学会第八届药物分析优秀青年论文二等奖
论文“复黄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研究”,获上海药学会第九届药物分析优秀青年论文优秀奖
论文“Determination of Compound Rutin Tablets by pCEC”获上海药学会第九届药物分析优秀青年论文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和化妆品领域的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技术、质量控制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
擅长领域:理化方面:HPLC、LC/MS、GC、ICP/MS等分析方法的应用;微生物方面:食品药品的微生物检测、细菌的鉴定、药品微生物方法验证等。
代表性著作:
以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撰写论文18篇:
[1] 阿昔洛韦片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药物分析》2007.1)
[2] HPLC法测定奈韦拉平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12)
[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米粉中锌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食品科学》2007.11)
[4] 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富硒大米中总硒含量的方法探讨(《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1.1) ,获2010年度市食药监系统检验技术论文优秀奖
[5] 复方氨酚葡锌片质量标准的提高研究(《中国药师》2012.11)
[6] UPLC-MS/MS法检测肉制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食品工业科技》2013.8)
[7]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同时测定三黄血清口服液中5个成分的含量(《中成药》2014.1)
[8] 浅谈化学药品新药试行标准转正工作(《中国药事》2014.10)
[9] RP-HPLC法测定复方芦丁片的含量与含量均匀度(通讯作者)(《中国药师》2016.1)
[10] 复方芦丁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药学服务与研究》2016.5)
[11] 药品理化检验复检工作中若干问题探讨(《中国药业》2016.10)
[12] 复方芦丁片有关物质的HPLC法测定及主要有关物质的结果推测(《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7.6)
[13]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测定复方芦丁片的含量(第一作者)(《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2)
[14] RP-HPLC法测定黄连上清胶囊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第一作者)(《药物分析杂志》2018.3)
[15] 药品理化实验室中内部质控方法及其预定准则研究(通讯作者)(会议论文2018.5)
[16] 复黄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研究(通讯作者)(会议论文2018.6),(《中成药杂志》待发表)
[17] Determination of Compound Rutin Tablets by pCEC(第一作者)(会议论文2018.6)
[18] 三种检测方法在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中的应用(通讯作者)(《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待发表)
以第二作者发表论文7篇:
[1]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银耳中汞的不确定度评定(《食品科学》2007.9)
[2]海产品中总砷的消解方法研究(《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0.12)
[3]用原子荧光法测量大米中硒的不确定度评定(《中国稻米》2011.2)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痢特敏片中甲氧苄啶的含量(《中国新药与临床》 2012.6)
[5]HPLC法测定参芪生肌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中国药师》2012.6)
[6]HPLC-DAD法测定喉疾灵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中国药师》2012.8)
[7]常见药品理化检验仪器计量确认工作初探(会议论文2017.3)
以第三作者发表论文2篇: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上清片中3种生物碱(《中成药》2012.5)
[2] 含硒类药品及保健食品中硒含量与其形态价态的研究(会议论文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