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智禹
性别:男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教育情况:
福建农林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专业 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95-至今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从事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
所受奖项:
1、《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获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
2、《海藻中无机砷超标问题的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海洋大型藻类产业化开发键技术与应用》,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牡蛎保鲜加工技术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经济鲀类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应用》,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6、《牡蛎特色产品开发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出口鳗鲡绿色食品标准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8、《乌贼内脏粉标准的制定和应用》,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9、行业标准SC/T3027-2006《冻烤鳗 加工技术规范》,获福建省标准贡献三等奖
10、福建省地方标准《坛紫菜》标准体系(DB35/T 666-2006、 DB35/T 667-2006、 DB35/T 668-2006 、DB35/T 669-2006) ,获福建省标准贡献三等奖
11、海极鲜系列产品研发,获省海洋与渔业科技贡献奖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鱼、虾、贝、蟹、藻、头足类和海参等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和水产标准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代表性著作: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3β-hydroxycholest-5-en-7-one isolated from Hippocampus trimaculatus leach via inhibiting iNOS, TNF-α, and 1L-1β of LPS induced RAW 264.7 macrophage cells.
Bacterial microbiota profile in gills of modified atmosphere-packaged oysters stored at 4℃
调味河鲀休闲制品工艺研究
南海常见河豚鱼品种及其毒素含量的研究
新型重组鱼排及其低温凝胶化作用的研究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优化蓝圆鲹调味基料的制备
基于体外化学与细胞模型评价鲍内脏肽粉的抗氧化活性
浒苔对镉、铅和铝的生物富集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