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性别: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安全与食品化学

本刊发表文章:

 

超声改性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15(2):1-10

超声协同大豆分离蛋白对米粉和米面包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15(2):19-27

乳酸菌发酵在谷物产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22):29-38

小麦淀粉改性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22):39-47

米谷蛋白-小麦阿拉伯木聚糖复合水凝胶性能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22):57-64

基于深度酶解花生蛋白制备增咸酶解液的工艺优化[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22):65-73

淀粉老化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19):155-162

传统自然发酵黏豆包关键酵母的筛选鉴定[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1):58-65

大米淀粉-甘油单棕榈酸酯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老化性质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23):7660-7668

不同改良剂对发酵米粉糊化特性及黏性米面团品质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23):7677-7684

三相分离技术在食品原料中营养组分提取的应用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9):6115-6123

酯化淀粉的制备及其在食品中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9):6124-6131

可溶性大豆多糖对大米淀粉物化特性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9):6140-6146

不同糊化度留胚米粉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性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9):6147-6154

热处理温度和离子强度对汉麻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6):5337-5344

无麸质食品品质提升研究现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5):4899-4907

不同焙炒程度对复配糙米粉的品质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7):2144-2150

染料木素的代谢转化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5):1359-1366

酶法改性影响膳食纤维的构成及生物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4):1089-1098

酸浆豆腐直投式发酵剂制备和储存条件优化[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2):560-566

响应面法优化发芽糙米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工艺[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199-207

黏性米制品品质提升措施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9):7681-7687

基于纳米酶技术检测柑桔果实中葡萄糖[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5):1899-1905

复合微生物酸浆豆干发酵剂的影响因素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5):1914-1921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酸浆豆腐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7):5982-5991

变性蛋白在复性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7):2037-2043

熔球态蛋白质的结构表征及功能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5):4974-4981

电子追溯在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管理中的作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9):3639-3643

浅析当前中国对食品生产监管的举措[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7):2968-2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