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曹际娟
性别:女
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安全
本刊发表文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蔬菜中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残留[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4):1370-1375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饮料中7种人工合成色素[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3):1037-1040
辛辣食物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第1部分: 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11):4542-4549
辛辣食物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第2部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11):4586-4592
碰撞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检测化妆品中重金属[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8):3333-3337
辛辣食物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第3部分: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11):4593-4601
农产品中转基因检测抽样研究-第1部分: 转基因农产品抽样标准国际现状及理论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4):1497-1503
农产品中转基因检测抽样研究-第2部分: 从分析样品到试料[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4):1504-1512
农产品中转基因检测抽样研究-第3部分: 从实验室样品到分析样品[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4):1513-1517
农产品中转基因检测抽样研究-第4部分: 从批到实验室样品[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4):1518-1525
放射免疫法快速检测牛血清中四环素类药物[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2):629-633
放射免疫法快速检测牛血清中磺胺类药物[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2):634-638
腹泻性贝类毒素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0):4096-4102
食品和水质中草甘膦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6):2241-2247
液质联用技术在生物毒素食品安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3-9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10-16
荧光法在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17-24
渔用麻醉剂MS-222、丁香酚在鲜活水产品运输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25-29
玉米存储过程中真菌毒素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30-34
食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41-47
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海藻食品中重金属[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48-53
超声辅助萃取-直接测汞法测定海产品中的甲基汞[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54-59
超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红鳍东方豚中的河豚毒素[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60-6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糙米中9种拟除虫菊酯的残留[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65-71
QuEChERS法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扇贝中的软骨藻酸[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72-77
QuEChERS-气相色谱法检测大米中28种农药残留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78-85
采用GC-FPD和GC-MS-EI方法对西兰花中氧化乐果残留检测和确证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86-92
关于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ZEA)阳性结果确证的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93-98
进口薯格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107-112
食源性MRSA双色荧光PCR检测方法建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113-118
大肠埃希氏菌O157和O111能力验证样品的研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119-123
荧光检测食品法标准数据库的建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129-133
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制备[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134-139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检测海藻中砷形态[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145-15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软饮料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152-15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粮食作物、瓜果的影响及其残毒研究综述[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8):2575-2579
反式脂肪酸的研究及检测技术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6):1661-1672
QuEChERS法联合在线凝胶过滤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鱼肉中16种农药残留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6):1757-1764
食品安全网络资源数据库现状及展望[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6):1892-1898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toxR和tdh基因双色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5):1451-1457
转基因玉米 BT11 品系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3):868-872
花生致敏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2,3(4):254-258
食品加工对过敏原活性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2,3(4):259-263
PCR检测食品中致敏原虾源性成分[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2,3(4):274-278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2,3(4):300-305
NDM-1基因PCR检测技术的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1,2(3):130-135
超级细菌NDM-1基因高通量微球悬浮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1,2(3):14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