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委会通讯

(总第二十八期)

2018125

1、改版半月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以下简称本刊)在2018年正式改版为半月刊, 进一步缩短出版周期, 加快出版速度。欢迎广大食品领域研究人员踊跃投稿,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 努力办成精品期刊!

2、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

1CNKI《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根据CNKI 2016年版和2017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的比较分析, 本刊综合影响因子从2016年的0.817提高到2017年的0.951, 排名从2016年的第15(52个刊)提高到2017年的第12(51个刊)。综合即年指标从2016年的0.123提高到2017年的0.130

2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根据2016年版和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比较分析, 本刊核心影响因子从2016年的0.554提高到2017年的0.593, 排名从2016年的第12(24个刊)提高到2017年的第10(25个刊), 表明本刊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

32018年第9卷第2期正式出版

本刊第9卷第2期已于2018125日正式印刷出版。在编委和审稿专家的大力支持下,编辑部组织出版了茶学研究专题、“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等专题,这些专题受到了各位专家学者大力支持,汇报如下。

3.1组织茶学研究专题

茶叶源于中国,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可鲜食,也可以加工精制备用,具有降压、提神等多种保健功能,且含有多种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本刊特别策划了“茶学研究”专题,由国家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刘仲华教授担任专题主编,本专题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江和源老师、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王校常老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梁进老师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在各位专家、作者的支持与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该专题于本刊第2期顺利刊出(见表1)。专题总体质量较好,达到预期的目标,特向各位专家、作者致谢!

1 “茶学研究专题稿件

 

通讯作者

 

Ghd 茶叶中聚酯型儿茶素酶促合成机制和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江和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及茶叶中的来源分析

王校常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

茶叶挤压膨化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茶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树群体品种与无性系良种鲜叶固样的抑菌性比较研究

沈程文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茶叶籽饼粕中的茶皂素研究

龚志华, 肖文军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于稀土元素指纹分析的铁观音原产地溯源技术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黄茶及其茶毫挥发性成分分析

郭桂义

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

皖南地区出口屯绿香气成分研究

黄建琴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不同普洱茶原料渥堆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

 

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的11种农药残留

张东飞

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不同水分工夫红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内含成分及感官品质变化研究

袁林颖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特种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的分析研究

赖凌凌

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研究所

普洱茶中茶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刘新月

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六安茶叶稀土元素含量分析

黄劲松

池州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

不同水质特性及对茶类感官品质和L*a*b*色泽的影响

陈玉琼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烫漂护绿技术制备超微绿茶粉工艺研究

杨晓萍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基于茶汤中应用的单宁酶固定化工艺研究

张远志

福建省饮料用植物提取加工企业重点实验室

景迈山虫茶菌相及卫生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分析

 

普洱茶研究院,

3.2 组织“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

2012~2016年,本刊每年均邀请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本刊编委和审稿专家就申报项目所在领域的国内外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分别组织了2012~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专题,受到各位编委和审稿专家的热烈响应,2017年本刊依然组织“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的专题,本专题受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武爱波教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部果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蒋跃明教授、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杜明教授等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在各位专家、作者的支持与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该专题于本刊第2期顺利刊出(见表2)。专题总体质量较好,达到预期的目标,特向各位专家、作者致谢!

2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专题稿件

 

通讯作者

 

粮食中隐蔽型真菌毒素污染的研究进展

武爱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荔枝果实采后果肉多糖降解与能量亏损关系研究进展

蒋跃明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部果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

超微粉碎技术对蛋白质理化及功能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

食源性内分泌干扰物联合效应研究进展

许彦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膳食纤维饱腹感的研究进展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电化学发光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李建平

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中缩节胺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在食用植物油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模块化共培养技术在代谢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袁其朋,孙新晓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4、后续策划的专题

在拜访编委和审稿专家的同时,编辑部及时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组织了相关专题,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进一步沟通,正在策划的专题详见表3。希望各位专家能积极出谋划策,协助本刊组织相关专题,并积极为已组织的专题投稿或推荐稿件。

3 正在策划的专题情况

序号

专题名称

专题主编

拟出版刊期

目前进展

1

油脂加工与质量安全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王兴国教授

2018.4

征稿中

2

食源性致病菌

扬州大学黄金林教授

2018.3

征稿中

3

乳品研发与质量安全

东北农业大学霍贵成教授

2018.3

征稿中

4

食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闻胜 老师

2018.5

征稿中

5

功能性食品与功能性成分

南昌大学邓泽元教授

吉林大学刘静波教授

福建农林大学庞杰教授

浙江工商大学杜琪珍教授

2018.4

征稿中

6

水产品加工及质量安全

渤海大学励建荣教授

上海海洋大学王锡昌教授

浙江海洋大学邓尚贵教授

集美大学刘光明教授

黄海水产研究所周德庆研究员

2018.4

征稿中

7

食品的化学性风险

中国农业大学陈芳教授

2018.5

征稿中

8

农兽药残留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潘灿平教授

2018.5

征稿中

9

现代分析仪器在食品中的应用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杨永坛研究员

2018.6

征稿中

10

食品包装材料

暨南大学胡长鹰教授

2018.6

征稿中

52018年希望继续得到各位专家的支持

编辑部在各位编委和审稿专家的进一步支持下,顺利完成了2017年的出版任务,再次向各位专家致谢,同时为了让我们能顺利进入EI、中文核心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2018年希望各位专家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给予本刊实质性的帮助:

积极组织及参与相关专题组稿:根据学科发展热点、重点,发挥专家的学术影响力,协助本刊组织相关学术专题,提升刊物学术质量。并积极为已组织的专题投稿或推荐稿件。

撰写、推荐优秀稿件:凡编委和审稿专家署名或推荐的来稿,将安排绿色通道快速发表,欢迎各位专家赐稿。

参与编辑部组织的活动:积极参与或推荐学生、研究人员参与编辑部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

提供会议信息:积极向编辑部提供主办、参与的相关学术会议信息、科研进展动态、实验室新闻、人才招聘启事等,以便编辑部更好地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同时,可在本刊网站刊登,进一步扩大刊物影响。